2015年6月15日 星期一

2015成功嶺營區開放

2015年的國軍營區預定開放五場,這是今年的第一場。
其他後續的幾場,分別會是在花蓮、空軍官校、左營海軍基地與新竹空軍基地。

這次營區開放的地點是在第五作戰區/第十軍團轄區內的成功嶺營區展開

當年大三暑假在這裡受訓(入學那年因受訓的人數過多,直到大三時才被安排來到成功嶺受訓)後,就沒有再進來過。那時受訓的陸軍104師砲兵指揮部,現在已經縮編為104旅砲兵營。

持著「陸軍十軍團」
盾牌的機械勇士

這是M5型輕型戰車,有點像最近二戰戰勝70週年,當近正夯的M4型的「雪曼戰車」

AH-1W「眼鏡蛇」是攻擊直升機的主力之一,稍遜於前段日字被李倩蓉攪和一陣子的「阿帕契」,由於駐守台灣中部的602旅沒有配備「阿帕契攻擊直升機」,所以只能看到這種「眼鏡蛇」直升機

這是OH-58型偵查直升機,螺旋槳上方配備著觀測用的偵蒐儀,戰鬥時用以發現獵物,然後把目標交給負責攻擊的「眼鏡蛇攻擊直升機」。因此通常OH-58D與AH-1W是編組執行任務的,一個負責「找」、一個負責「打」。但新引進的「阿帕契攻擊直升機」,在螺旋槳上就配備了偵蒐儀,就可身兼「找」與「打」的雙重任務

配屬於航特部的「銳鳶無人偵察機」

這也是今年的展出熱點之一「雲豹裝甲人員運輸車」

M109型自走砲的儲彈架

「復仇者防空飛彈車」

M110自走砲車


有「寡婦製造者」之稱的F-104戰鬥機,單發發動機與短小的主機翼是這款戰機在操作末期時,造成許多失事的主要原因

XA-3型雷鳴機是空軍官校、雷虎小組使用AT-3教練機的衍生型

原來是要拿來當地面攻擊機,但因達不到空軍的作戰需求,僅試造兩架做為測評用途後,並沒有進入大量生產的階段

這架編號為「0902」,另外一架編號為「0901」,早期用來充作拖曳靶機之用

早期使用的美製T-33A高級教練機

這是陸軍與海軍陸戰隊以前使用過的拉克五型兩棲駁運車(LARC 5),也是國軍單位最早期使用的水陸兩用車

海軍使用的三聯裝魚雷發射管

海軍雄風飛彈家族(分別為「雄風ㄧ型」、「雄風二型」與「雄風三型」反艦飛彈)

回程時來到台中市的市政府大樓,這次是第一次前來



台中市政府附近隨拍





2015台東花蓮攝影之旅

去年跟出身花蓮的大學同學,一同前往花蓮拍風景,當時去了太魯閣、天祥、鯉魚潭與吉安慶修院。

今年再次連抉出遊,重點改放在台東,想要走不同的地方,拍不同的景!

粉鳥林漁港內停泊的漁船,感受到氣氛很平靜

漁港內的海水清澈讓我印象深刻,感覺跟其他的漁港不大相同

這是粉鳥林的招牌景色,這次是初次到來

海景搭配了藍藍的天空與白白雲,覺得今天的到來,很幸運!

其實,今天是很曬的。當同學還在努力奮戰的時,我已經被曬到躲進了防波堤消波塊的陰影下,但是我們兩個人都還被曬得手臂發紅 !

每次到這兒都還是忍不住要再拍一張

這是從一段被保留下來的蘇花公路上拍的,沒有想到這裏拍攝是這麼壯觀

長焦段拍攝舊有但已廢棄的蘇花公路,感受一下當初闢建公路在懸崖邊的驚險模樣

從這裏也可以看到自隧道冒出頭來的北迴列車

等電聯車的車頭冒出來後,再來ㄧ張

蘇花公路上有許多非常不起眼的小景,只要有空的話可以地慢慢尋找

這裏是「石梯坪」,我個人對於這個地點已經完全沒有印象了。年少時居住在台東的同學,很肯定地說以前的「石梯坪」不是這樣子的。而這個「石梯坪」看起來也有點像是人造地景的感覺

耶!這張說同學幫我拍的!

遼闊的大海與小小的點景的對比 

這裡有個積水的壺穴,可以拍天空白雲的倒影

第二天一大早,再次來到台東成功的「三仙台」拍晨曦。不過這次拍攝的結果乏善可陳,除了上天不給面子、自己的調整也不爭氣!在漆黑中應戰,竟然發現拍攝出來的對焦似乎都不理想!

太陽公公冒出頭來之後,從這個角度拍看看「八拱橋」,天空的雲彩還不錯

縮小光圈,來張星芒照

「八拱橋」在維修中。橋頭搭著木頭的棧道

「八拱橋」上回頭拍「八拱橋」

走過「八拱橋」後,從「三仙台島」這ㄧ頭的橋下,拍攝順光的「八拱橋」

這是「三仙」中的「第一仙」


往石雨傘方向走的步道,拍攝撒落在橫條步道上的欄杆光影

「石雨傘」的側照。同學說除了這隻「大」石雨傘以外,應該還有一隻「小號」的石雨傘!

池上「伯朗大道」的招牌綠油油稻田

雖然並不是全都轉為「金穗」的顏色,但也一掃去年到訪時,稻禾被收割一空後的遺憾

一顆掉了一半葉子的樹,一從旁邊經過就覺得很有感覺!

拍攝不同層次的色彩,有綠、有黃,再加上天空的藍

掛病號、撐著枴杖的「金城武樹」

回程來到「花蓮雲山水」,人潮依舊,但是可能是缺水的關係,感覺池水的顏色大不如前!

匆匆拍了幾張,覺得那種初次讓人驚豔的美景不再,心中有些感嘆


路過「七星潭」順拍一張

雖然這次的行程因事多有變更,但走訪了許多以往沒有去過的景點,覺得很有收穫!